时间: 2024-08-03 20:53:51 | 作者: 行业新闻
1.冷空气的刺激,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。呼吸系统在冷空气的作用下,很有可能会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,就像老年人到冬季或秋季特别容易出现气管炎、肺炎等情况。
2.空调本身可能携带一定的病原体,特别是搁置很久的空调,里面有很多灰尘,甚至有一些病原微生物。如果很久不用突然去使用的话,大量微生物可能通过空调的风,弥漫在整个空气中,然后进入体内,诱发呼吸系统感染。
轻则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等,重则引发肺炎,出现发热、怕冷、肌肉酸痛、干咳、无痰或少痰症状。
有过敏性鼻炎者,容易因为冷热刺激,诱发反复喷嚏、流涕,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易诱发急性发作。
空调冷气诱发的消化道疾病并不是器质性的感染,而是功能性的疾病。腹部的平滑肌和外周血管在高频度的冷热切换中,会共同作用引发胃肠道痉挛,有些人因此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。
人的血管在冷环境下收缩会导致血压升高,突发心脏病、心绞痛,局部血管收缩会出现疼痛,有些老人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和脑梗死。
寒冷的环境会导致月经期出现不适症状,如痛经,月经血色发黑、有血块,怕冷等。
在空调房里待久了,人体血管收缩导致血管供应的神经肌肉出现血流减少,在缺血缺氧状态下,肌肉关节组织出现酸胀疼痛症状,如颈椎腰椎酸痛、肌肉僵硬、肩膝关节疼痛,吹到冷风时尤其严重。
长时间吹空调,有几率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。寒冷刺激会使体内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,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,一方面造成血糖升高,另一面产热不足耐寒能力变弱。
长时间不用的空调在使用前最好及时清洗整理,建议每半个月清理一次空调机的滤网,一来是为了获得洁净的空气,二来经常使用后滤网上面会聚集灰尘,导致进气和出气不畅,降低空调的性能,耗电量也会增加。
我们机体的适应力是有限的,比如从很热的环境中突然进入到空调房内,或从空调房内突然进入很热的环境,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机体很难调适,有可能会出现免疫功能紊乱、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。
恰当的湿度对于呼吸道黏膜、皮肤等免疫功能的保存很有帮助,所以要保持室内有一定湿度,避免又冷又干。能适当饮水补充水分,也可以在空调出风口下方放置一盆水来改善湿度,房间内湿度控制在40%~60%为宜。
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,室内外温差也不宜过大,过大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,也非常容易造成头晕、皮肤干燥、口干舌燥等不适,而且还耗电,一般最适宜温度为26℃~28℃。
开空调会使空气不流通,空气质量下降,会造成鼻塞、喉咙干、打喷嚏等呼吸道不适。因此,需要注意时常换气,建议2~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,每次通风约10~15分钟,保证室内空气新鲜。
避免冷风直吹身体,尤其是头面部、膝盖、小腹、腰部等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。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,头皮温度下降,会造成脑血管收缩,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而言,严重时可诱发中风。
开空调制冷时,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,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。制热时,则让空调风向朝下。一般来说,冷空气向下走,而热空气反之,因此这样可充分的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,自然交流。
有时碰到闷热天气难受,要善用“除湿”功能,让室内湿度降下来,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,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。
相同设置温度下,空调和风扇搭配使用比单开空调制冷效果更好。因为风扇可以加大房间空气对流,实现温度均匀分布,而且皮肤感觉会更加凉爽。有风扇的情况下能适当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,但要注意风扇也不要对着身体直吹。
1.可能在“不觉得热”的情况下出现“隐性中暑”。随年纪升高,老年人的皮肤温度感受器敏感性下调,对外界的温度、湿度的体感变得不明显。所以即便室温偏高,他们可能感觉不到很热,也就无法及时降温补水。
但实际上,因他们的身体体温调节功能和适应能力变弱,长期处在高温高湿、不通风的室内环境,很容易出现脱水、散热不佳、体内电解质紊乱的症状,从而中暑。
2.如果老年人本身患有其他慢性疾病,一方面会把中暑初期出现的头痛、头晕、心悸等症状误当成其他疾病,没办法得到及时救治。
更严重的,可能会发展为热射病。热射病是一种重型中暑,病死率介于20%~70%,其中老年患者可高达80%。
另一方面,高温中暑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,带来系列并发症,影响身体各器官功能。避免中暑的关键是预防,因此,要及时开空调、保持室内适当通风。
1.空调用错可能惹来一身病:呼吸道疾病、消化道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妇科疾病、运动系统疾病、血糖升高、干眼症。
2.健康吹空调:定期清洗空调、避免骤冷骤热、注意保湿、温度不宜设置太低、定时开窗通风、避免直吹身体、风向朝上更制冷、闷热天气要开除湿、空调和风扇搭配。
郴州新闻网投稿 民情直通车联络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: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