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5-02-22 20:15:49 | 作者: 米乐平台下载地址
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中国燃气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,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、能源结构转型及环保政策驱动,逐步形成覆盖开采、储运、分销及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。近年来,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燃气行业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。
燃气行业作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(LPG)、人工煤气等清洁能源为核心,大范围的应用于城市燃气、工业燃料、发电及化工等领域。中国燃气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,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、能源结构转型及环保政策驱动,逐步形成覆盖开采、储运、分销及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。近年来,在“双碳”目标引领下,燃气行业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。
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,通常指的是能够燃烧并释放能量的气体,最重要的包含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(LPG)、人工煤气等。这些气体燃料具有不一样的来源和特性,但都能通过燃烧产生热量,供居民和工业公司使用。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,燃气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,其市场需求持续上升。尤其是在许多国家和地区,为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,纷纷加大了对燃气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。
燃气消费呈现多元化、高端化趋势。城市燃气需求随城镇化率提升稳步增长,2023年居民用气占比约33%;工业领域因“煤改气”政策推进,玻璃、陶瓷等高耗能行业燃气需求激增;发电领域则受益于调峰需求及低碳转型,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超8%。供给端,国内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,非常规气开发提速,2023年页岩气产量突破240亿立方米;进口方面,LNG接收站布局优化,中俄东线等跨国管道增强供应韧性,进口依存度稳定在45%左右。
区域格局上,华北、华东地区因管网密集、经济活跃,占据60%以上消费份额;西南、西北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加速布局非常规气开发,但受制于基础设施滞后,区域供需失衡仍待破解。市场之间的竞争方面,华润燃气、昆仑能源等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市场占有率,CR5市占率超50%,而中小城燃企业受制于气源成本与政策监管,逐步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。
价格机制方面,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通过长协与现货市场传导至国内,2023年LNG到岸均价同比上涨12%,但国内终端价格受政府调控涨幅有限,城燃企业毛利空间承压。市场化改革推动直供气比例提升,2024年工业用户直购气量占比突破30%,价格弹性逐步显现。
据中研产业研究院《2025-2030年中国燃气行业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及前景预测报告》分析:
当前,燃气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的攻坚期。政策端,老旧管网改造、智慧燃气系统建设纳入“十四五”重点工程,北斗定位、智能表具普及率超60%,推动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;技术端,燃气空调、氢能掺混等应用场景拓宽行业边界,热泵式燃气空调能效比提升至3.5,工商业领域渗透率年均增长15%;环保端,超低排放标准倒逼企业加码脱硫脱硝工艺,单站改造成本超千万元,中小运营商加速出清。与此同时,国际地缘冲突加剧气源风险,碳关税壁垒抬高出口成本,行业需在保障民生需求与盈利可持续性间寻求平衡。这一阶段,技术创新、产业链协同与政策适配性将成为破局关键。
“气电协同”成为主流模式,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突破50GW,与光伏、储能形成互补;氢能产业与燃气网络初步衔接,试点项目探索掺氢比例至10%,远期有望降低碳排放强度20%。但氢能储运技术瓶颈、碳捕集成本高企仍制约规模化应用。
智慧燃气平台覆盖率超70%,AI巡检、无人机管网监测降低运维成本30%;物联网表具年出货量超5000万台,数据驱动的需求预测精度提升至90%。然而,数据安全风险与标准缺失导致跨区域相互连通进展缓慢。
管网独立运营全面落地,第三方准入机制释放1500亿立方米/年管输容量;期货市场探索推出天然气衍生品,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完善。但交叉补贴遗留问题、储气调峰责任划分不清等仍需政策细化。
中国燃气行业在规模体量、基础设施及政策支持方面已跻身全球前列,但结构性矛盾与外部风险并存。短期看,行业需化解气价倒挂、老旧管网安全风险隐患及中小城燃企业生存危机;中长期则需依托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,构建“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”的现代能源体系。
未来三大方向将主导行业演进:一是绿色融合,通过氢能掺混、生物天然气等技术降低碳足迹,2030年燃气领域碳排放强度有望下降25%;二是数字赋能,全域智能化管理覆盖率突破90%,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;三是全球协同,深化与俄、中亚等资源国合作,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应对碳壁垒。
企业战略层面,头部城燃企业需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,布局光伏制氢、碳交易等新兴业务;中小型企业可聚焦区域细分市场,通过“燃气+增值服务”提升用户黏性。投资者应关注管网公平开放红利下的基础设施REITs机遇,以及氢能储运、智能表具等技术创新赛道。总体而言,燃气行业将在政策驱动与市场选择的双重逻辑下,成为支撑中国能源革命与低碳转型的中坚力量。
想要知道更多燃气行业详情分析,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《2025-2030年中国燃气行业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及前景预测报告》。燃气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入手,分析燃气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督管理体制的发展的新趋势,挖掘燃气行业的市场潜力,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,提供对产业规模、产业体系、区域结构、市场之间的竞争、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,清晰发展趋势。预测未来燃气业务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,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,寻找燃气行业的投资商机。
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(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,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)